重大新闻!甘肃:构建开放新格局 谱写丝路新篇章

博主:admin admin 2024-07-05 14:32:51 75 0条评论

甘肃:构建开放新格局 谱写丝路新篇章

近年来,甘肃省委、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精神,抢抓共建“一带一路”重大机遇,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,加快构建内外兼顾、陆海联动、向西为主、多向并进的开放新格局,推动全省对外开放取得新进展、新成效。

一、抢抓机遇,扩大开放

甘肃省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域,是“一带一路”的重要节点和枢纽。近年来,甘肃省委、省政府坚持以开放促发展,着力构建对外开放新体制新机制,加快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。

  • **政策红利持续释放。**甘肃省出台了《甘肃省对外开放三年行动计划(2021-2023年)》《甘肃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三年行动计划(2021-2023年)》等一系列政策措施,为全省对外开放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。
  • **平台载体不断完善。**甘肃省加快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陇中通道、兰州新区、敦煌国际丝绸之路文化生态旅游走廊等开放平台,打造了一系列对外开放的新高地。
  • **对外合作日益紧密。**甘肃省积极同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经贸、文化、科技等领域的交流合作,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。

二、陆海联动,畅通丝路

甘肃省坚持陆海联动,加快构建以兰州为中心的丝绸之路经济带陆海运输通道体系,着力打造“丝路陆海新通道”。

  • **“钢铁驼队”满载梦想。**甘肃省累计开通运营国际货运班列线路21条,已覆盖欧洲、亚洲、非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,甘肃的“钢铁驼队”满载货物在“一带一路”共建国家间频繁往来,对“一带一路”共建国家进出口总值占到外贸总值的70%以上。
  • **“空中丝路”展翅飞翔。**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开通至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货运航线10条,甘肃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空中联系更加紧密。
  • **“水路丝路”扬帆起航。**甘肃省加快推进长江黄河水运体系与“一带一路”有机衔接,构建多层次、多通道的水运网络。

三、向西为主,深耕丝路

甘肃省坚持向西为主,深耕中亚、西亚、南亚市场,着力打造“丝路朋友圈”。

  • **经贸合作不断深化。**甘肃省与中亚、西亚、南亚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不断深化,双边贸易额持续增长。
  • **人文交流日益密切。**甘肃省积极开展与中亚、西亚、南亚国家和地区的文化、教育、旅游等领域的交流合作,人文交流日益密切。
  • **民心相通不断增强。**甘肃省积极开展与中亚、西亚、南亚国家和地区的民间交流,民心相通不断增强。

四、多向并进,拓展丝路

甘肃省坚持多向并进,拓展“一带一路”朋友圈,积极参与东盟、俄罗斯、泛欧泛亚等区域合作。

  • **拓展东盟市场。**甘肃省积极参与中国—东盟博览会、中国—东盟商务与投资论坛等活动,不断拓展东盟市场。
  • **深化俄欧合作。**甘肃省积极参与“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领导人峰会”、中国—中亚国家合作论坛等机制性合作,深化与俄欧国家的经贸合作。
  • **加强泛亚合作。**甘肃省积极参与泛亚铁路、泛亚公路等项目建设,加强与泛亚国家的互联互通。

五、未来展望,共创丝路繁荣

甘肃省将继续坚持以开放促发展,加快构建内外兼顾、陆海联动、向西为主、多向并进的开放新格局,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,为共建“一带一路”作出甘肃贡献。

极端高温:无处可逃的健康威胁

炎炎夏日,酷暑难耐。近年来,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,极端高温事件频发,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。世界卫生组织警告,所有人最终都将极易受到极端高温影响,并呼吁各国采取行动,应对这一严峻挑战。

极端高温的危害不容小觑

极端高温会导致人体体温迅速升高,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,包括:

  • **脱水:**高温环境中,人体会大量出汗,导致水分和电解质流失,严重时可危及生命。
  • **热射病:**这是由高温引起的严重疾病,可导致器官衰竭甚至死亡。
  • **心血管疾病:**高温会增加心脏负荷,诱发心梗、中风等疾病。
  • **呼吸系统疾病:**高温会加重哮喘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呼吸系统疾病。
  • **精神疾病:**高温会增加焦虑、抑郁等精神疾病的风险。

最脆弱的群体

极端高温对以下人群的健康威胁尤为严重:

  • **老年人:**老年人身体调节能力较弱,更容易受到高温影响。
  • **儿童:**儿童体温调节能力尚未发育完善,且更容易脱水。
  • **孕妇和哺乳期妇女:**这一人群对高温更为敏感。
  • **慢性病患者:**慢性病患者更容易因高温诱发疾病。
  • **户外工作者:**户外工作者暴露在高温环境下,更容易中暑。

如何应对极端高温

为了应对极端高温,个人和社会应采取以下措施:

  • **个人层面:**注意防晒,补充水分,避免剧烈运动,保持室内凉爽通风。
  • **社会层面:**完善预警系统,加强对脆弱群体的保护,改善城市基础设施,开展防暑降温宣传教育。

应对极端高温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,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。只有提高认识,采取有效措施,才能有效降低极端高温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。

参考资料:

  • 世界卫生组织:极端高温和健康 [移除了无效网址]
  •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:极端高温 [移除了无效网址]
  • 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:夏季高温天气防暑降温健康提示 [移除了无效网址]
The End

发布于:2024-07-05 14:32:51,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午间新闻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